杨胜钦
(资料图)
从军兵种——武警内卫部队
现在职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生
“‘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这句话很多人都会说,但只有深入军营,才能真正读懂这句话。”杨胜钦说,两年的军旅生活,是他人生的转折点。
2017年,大一刚刚结束,杨胜钦换上军装,成为一名武警战士,从北京奔赴湖南。随着军营大门阵阵锣鼓声敲起,他开始了新兵连生活。
“被子卫生三公里,队列器械俯卧撑”,是每一个新兵面前的几座大山。从无拘无束的环境,变成每天作息准时准点,做任何事情都要打报告,杨胜钦对军营生活还有些不适应。不过,新兵连杜班长一句话提起了杨胜钦的兴趣。“杜班长说,库区很苦,但是磨练人。”到底怎样磨练人?集训一结束,杨胜钦毅然选择来到库区。
库区任务繁重、环境艰苦。手机信号不稳定,时常还会停水停电。每天一睁眼,看到的就是连绵不断的丘陵。每天的工作,就是与三尺哨位为伴。逢年过节,部队便进入战备状态,一步不能离开。
杨胜钦所在部队的任务是确保执勤目标的绝对安全和驻地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5公里武装越野、400米障碍、倒功摔擒等是基本训练科目。训练之余,杨胜钦和战友每天需要徒步巡逻十几公里。
正是在这种背对繁华、直面寂寥的环境里,杨胜钦见到了巴掌大的飞蛾、各种毒蛇毒虫和山体滑坡,更练就了良好的身体素质。
2018年,新的《共同条令》发布,全军广泛开展“条令年”学习竞赛活动,中队推荐杨胜钦参加比赛。这时距离支队比赛只有一个星期,而三本条令加起来足有十几厘米厚。
“顶得住和顶不住是个选择题,但军人没有选择顶不住的权力。任务在肩,当全力以赴。”每天繁重的执勤训练任务后,与杨胜钦相伴的是战友熟睡的鼾声、一盏孤灯和三本条令。一周的备赛时间里,杨胜钦翻旧了三本条令,甚至好多次睡觉做梦,也把条令背出了声。
最终,杨胜钦成为湖南总队唯一入围武警部队南部赛区决赛的义务兵。决赛现场,杨胜钦沉稳自信,取得了答题“零出错”的优异表现,荣立个人三等功。比赛通过直播传到后方,从此全支队都知道,在大山库区有一个“条令通”。
“大一时,我还对自己的未来很迷茫,但军旅生涯让我找到了方向。”退役复学后,杨胜钦借助学校的转专业政策,从工商管理专业转到信息安全专业。环境变了,但在军营里磨练出来的韧劲不变。学习大二专业课之余,杨胜钦努力地补上了大一的课程。
当得知室友有参军意愿但心存犹豫时,杨胜钦主动和他交流,讲述参军政策,分享了参军带给自己的变化。“你放心,当你退伍回来的时候,坐在教室里肯定会感到幸福的!”在他的影响下,这位室友在2020年9月顺利入伍并在海军某部服役。
2022年,杨胜钦从北京科技大学毕业,并以专业第6名的优异成绩成功保送研究生,进入公安院校学习。
随着年龄增长,杨胜钦更加明白了自己代表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退伍不褪色’从来不是一句口号,我要用自己的专业所长,为国家多做些事情。”
(原标题:守库区的“条令通”)
来源: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李博
流程编辑:u060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