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山高水长不再是路的尽头,而是黔货出山,山海相牵的盼头,更是贵州平视山巅,走向世界的视野和勇气。
本网评论员 叶力
贵州多桥,早已不是秘密。
两亿多年前,汪洋之中挤出的百万大山与江海相隔,贵州从此山高水长。曾经,“开门见山,山后是水”将无数人困顿于山脚谷底,“地无三分平”使得“人无三分银”。出山,是被千沟万壑阻隔的贵州人数百年来的孜孜求索。
为跨天堑平沟壑,贵州穿云裂石,硬生生架起了“高速平原”,四通八达的高速网络也使得贵州几乎包揽了当今世界的全部桥型,享有“桥梁博物馆”之美誉。截至目前,世界高桥前100名中有近一半、前10名中有4座在贵州,获桥梁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古斯塔夫斯·林德撒尔奖”的桥梁全国有9座,而贵州就占4座。
“世界级桥梁在改变贵州交通通达性的同时,也给贵州带来世界级的旅游资源。”3月6日晚,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公路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胜林如是说。近年来,贵州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充分发挥全省世界级桥梁众多的优势,积极探索世界高桥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
现如今,景向桥借力,桥为景生辉,路与桥密织于青山绿水间,“车窗风景线”成为贵州打造桥旅体融合旅游的独特资源,使山地之旅更添趣味。路桥周边村寨变“景区”,农家院成“桥景房”,一桥连接起两岸人家的幸福生活,交通的畅达更承载着桥梁沿线百姓的致富期望。随着各个大桥的建成畅通,当地群众的生活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城乡之间及周边相邻省市的时空缩短,让人与人的距离近了,交流多了,群众增收致富的路子更广了。
桥上风光别样好,桥下人家相映红,让山里的人走得出去,让山外的人请得进来。山高水长不再是路的尽头,而是黔货出山,山海相牵的盼头,更是贵州平视山巅,走向世界的视野和勇气。
标签: